加强学术交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学院新闻 2017-12-21 11:42:12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加强学术交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化学与环境学院举办专题学术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近日,化学与环境学院邀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学院举办了系列内容新颖、生动精彩的学术报告。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专题

报告一:表面铁循环调控及高效Fenton系统构建

20171121(星期二)上午,德国洪堡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礼知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主题为《表面铁循环调控及高效Fenton系统构建》。学术报告会由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方战强教授主持,化环学院近200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化环学院师生参加报告会

 

首先,张礼知教授讲述了表面铁循环研究的研究背景,他指出矿物表面的铁循环是污染物降解的关键,铁循环影响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随后,张礼知教授对其团队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他们为了增强Fenton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使用一类还原性物质进行辅助,并发现一系列能有效提高过氧化氢利用效率的方法,发掘了表面Fenton反应的潜力,而且深层解析了表面Fenton反应的反应机理,提出表面Fenton反应与Fe离子是否存在无直接关系,只需存在电子供体即可的理论。最后,张礼知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相关工业产品。

张礼知教授做报告

 

报告会末,张礼知教授与参加讲座活动的师生进行了充分的学术讨论与交流。最后,方战强教授致结束语,代表学院对张礼知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同学们提出由衷的希冀,希望同学们向张礼知教授才俊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次讲座为同学们开拓眼界,启迪同学们科学地思考和研究,充分体现了本场讲座意义。

 

报告二:大气污染和大气化学动力学研究

20171211(周一)下午,中科院化学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室主任葛茂发研究员受邀在化学与环境学院212会议室做学术报告。报告由化学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蔡跃鹏教授主持,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相关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葛茂发研究员做报告


 

报告开始,葛老师介绍了自己主要研究内容,随后葛老师以科普讲座形式进行了报告,主要从气候、气象、边界层物理与化学和雾霾化学方面简介了大气化学与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从气相自由基化学、粒子成核与增长、多相化学、二次气溶胶等领域阐述了大气化学动力学前沿。葛老师在报告中提到自然界正以最大效能来氢化去除人类与自然界所排放的一次污染物,大气环境容量可能已趋极限这一环境科学新认知。在报告的最后,葛老师提出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工作者应对“大气复合污染机理的中国方案”与中国科学家的新物理和新化学两方面有所思考。

葛茂发研究员与师生交流

 

报告结束后,葛老师与参加讲座活动的老师同学们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学术讨论与交流。最后,蔡跃鹏教授致结束语,代表学院对葛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本次讲座为同学们开拓眼界、把握科学前沿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进而帮助同学们认清方向,激发科研热情。

 

新能源材料专题

报告一:能量转换纳米器件界面工程

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下午,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卓越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池振国教授应邀到化学与环境学院做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新型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刺激发光响应研究》。讲座由化学与环境学院高分子材料所所长孙丰强教授主持,石光副院长、杨丽庭教授、侯琼教授、马立军教授等应邀出席。

孙丰强教授主持报告会

池振国教授从刺激响应有机发光材料、荧光单发射AIE分子力刺激发光变色共性问题的发现、双发射分子的力刺激发光变色响应、力刺激发光和光刺激发光变色AIE分子等五方面介绍其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随后对课题组成员、实验室设备等情况进行介绍,并欢迎同学们到其课题组交流、测试。

池振国教授做报告

池教授所报告的发光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如:应力传感、防伪技术、OLED发光器件、信息记录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起与会师生浓厚的兴趣。报告结束后,池教授和与会师生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学术交流,开拓了师生的科研视野,为同学们在发光材料等内容的研究中打开了新的思路。

报告二:能量转换纳米器件界面工程

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上午,南昌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陈义旺教授应邀到我院做学术报告,主题为《能量转换纳米器件界面工程》。讲座由化学与环境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王前明教授主持。化环学院相关方向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359990750613621242

陈义旺教授做报告

 

首先陈义旺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有机碳电池、钙钛矿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并对能量转换器件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其次主要讲述了有机碳电池的现状、问题以及改善方法,有机碳电池存在与光谱不匹配、材料结构不规则、稳定性差、对环境与人体不友好等缺点,阻碍了有机碳电池的发展。经研究,通过更换給体和受体、采用非卤素溶剂、非卤素添加剂(PN)等方法进行改善,有效解决有机碳电池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当今研究热门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锂空电池、燃料电池等进行简单的介绍,指出这些电池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要谈论了各种电池的效率改善方法。

580198134834717533

陈义旺教授和师生交流

 

陈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会后还详细、耐心的回答了与会师生的提问,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报告三:Organic-inorganic materials: from PCPs based on viologen linkers to lead and iodide deficient 3D hybrid perovskites

2017125(星期二)下午,法国昂热大学教授Nicolas Mercier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主题为《Organic-inorganic materials: from PCPs based on viologen linkers to lead and iodide deficient 3D hybrid perovskites》。讲座由化学与环境学院吴建中教授主持。

Nicolas Mercier教授做报告

 

接下来,Nicolas教授介绍了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PCPs领域上的研究进展。Nicolas教授制备出低压气体吸附BPMOFs材料,而且在对其进行热重分析时,发现材料本身脱水的有趣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Nicolas Mercier教授与师生交流

 

最后,Nicolas教授介绍了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HPs领域上的研究进展。Nicolas教授团队制备出的d-MAPI不仅稳定性高,而且PCEs也比传统MAPI材料高。

 

报告四: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气体吸附分离

2017年12月6日下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张杰鹏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气体吸附分离》,报告会由化学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蔡跃鹏教授主持。化环学院相关方向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562846296296111907

蔡跃鹏副院长主持报告会

 

张杰鹏教授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传统多孔材料孔径难调节、材料结构无序、在无机化合物相中难以功能化的局限性。第二部分介绍了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具有能够结合有机分子和金属离子、框架和孔径结构易于设计、具有特有的柔性和动态行为、材料结构高度有序,结构明确等优点。第三部分介绍了小分子烯烃的纯化分离,一般的多孔材料倾向与吸附尺寸小,极性大的不饱和烃类。而疏水多孔材料倾向于吸附较为疏水,极性小的饱和烃类。

487344877557569189

张杰鹏教授做报告

 

张杰鹏教授的报告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引起与会师生的浓厚兴趣,师生们与张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张教授讲解耐心详细,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理论化学专题

报告一:面向化学品风险评价与管理的计算(预测)毒理学:进展与前瞻

2017年12月10日下午2:00,国家杰出青年,德国洪堡学者,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陈景文教授应邀到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学术报告。环境研究院院长应光国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陈景文教授做报告

 

首先,陈景文教授阐述了化学品污染的风险。其次,陈教授从化学品风险评价与预测的关键问题出发,提出了计算毒理学是对种类众多且数量不断增加的化学品进行环境暴露、危害性与风险性评价的必要工具,进而介绍了计算毒理学研究的三个主线:分子模拟(QM、MM、QM/MM、MD)方法、(Q)SAR模型。 最后,基于实验与分子模拟计算,陈教授揭示有机物环境光化学和化学转化、生物化学转化、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机理,构建预测模型。 

陈景文教授与师生交流

 

陈教授的报告内容属于计算毒理学的前沿理论,本次讲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同学们对计算毒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师生听得十分投入。陈教授讲授完,师生纷纷在现场进行提问,陈教授认真地进行了解答。报告结束后,应光国教授致结束语,代表学院对陈景文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本次活动成果显著,老师同学都收获颇丰,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报告二: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f Nonadiabatic Dynamics

2017年12月13日(星期三)下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兰峥岗研究员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顾凤龙教授主持,化学与环境学院相关方向师生出席报告会

顾凤龙教授主持报告会

 

本次讲座由浅入深,首先兰博士对他所研究的方向“非绝热动力学的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处理该类问题的理论方法,包括动力学理论和量化方法;然后对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亮点一一讲解;兰博士提到:任何一个研究方向都会有很多挑战,他面临的五个挑战分别是:分子和电子的运动分析、选择合适的特征来代表分子指纹、非常庞大的系统平衡动力学与非平衡动力学、混沌的功能。他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报告结束后,兰峥岗博士与参加讲座活动的老师同学们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学术讨论与交流。同学们积极发言,兰老师仔细讲解,充分展现了本次学术报告的意义及作用。

兰峥岗研究员与师生交流

 

生物医药专题

报告一:铱配合物的生物应用

2017年12月13日(周三)上午10:0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入选者、中山大学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巢晖教授应邀到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进行学术报告交流,化学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蔡跃鹏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化环学院相关师生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IMG_20171213_110102

巢晖教授与师生交流

巢晖教授的报告主要从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探针、生物成像和抗肿瘤三个方面介绍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展。最新研究表明,亚硫酸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害体,巢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了细胞内源性亚硫酸根的检测,并在在大鼠海马体内进行了实验,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巢教授指出,现在很多生物相关的研究都是细胞外的研究很难直接进入细胞,而线粒体是生物体内的能量工厂,基于线粒体的研究是直接受用于生物体的。他们课题组进行了线粒体多模荧光成像、乏氧线粒体荧光成像的研究,并在斑马鱼脑部进行了实验,也为线粒体有效诱导癌症细胞死亡的靶点研究提供了基础。基于以上研究,巢教授课题组实现了细胞内小分子物种的特异性高分辨实时原位跟踪与检测、在细胞水平上某些动态行为和演化过程的实时观察、探索出了探索出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的新靶点。巢晖教授还展示了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探针和抗肿瘤药物方向的基于生物体内最新研究。报告结束后,巢教授与参加讲座活动的师生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学术讨论与交流。

IMG_20171214_142742

巢晖教授与参会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