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学院新闻 2017-06-15 17:10:32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我校本科生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论文
——化学与环境学院巫艺文大创项目研究再获高水平成果
(教务处、团委、学生工作部、化学与环境学院)
近日,我校化学与环境学院2013级本科生巫艺文在曾荣华老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能源材料类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响因子:15.230)发表题为“Quinon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Sodium Ion Batteries”(2017, 7, 1700278, http://onlinelibrary. wiley.com/doi/10.1002/aenm.201700278/full)的学术论文。
图1 论文见刊
巫艺文的大学“大创”生活: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
大一开始,2013级本科生巫艺文就跟随指导老师曾荣华,尝试参加课外科研。在2014年,即获得学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项目立项,开始了个人的大学“大创”生活,实现“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从此,项目、实验室、汇报、论文写作等,成为巫艺文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期间,他还积极参与了《有机嵌锂/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国家级大创课题研究。大学尚未毕业,本科生巫艺文已发表SCI论文六篇,累计影响因子达41.615,还以第一作者身份申请国家专利一项等成果。在整个做大创的过程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有:第一,要坚持和肯吃苦;第二,要勇于创新和灵活变通;第三,要多看文献以及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引导自己下一步的工作。
图2 巫艺文同学在做实验
对于自己的“大创”弟子,曾荣华老师评价说:“巫艺文同学勤奋,思维活跃,实验能力强,最重要的是他能够静下心来坚持做好一件事。 ”
图3 曾荣华指导学生做课题
这次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的论文研究主要有(1)形成聚合物、形成锂/钠盐,采用不同电解液和粘结剂以及形貌控制等策略来抑制有机材料的溶解;(2)利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微孔碳、碳纤维等导电剂进行复合来提高有机材料的电子传导率;(3)引入吸电子基团,加入过渡金属元素等来提高其放电电位等。通过这些改性策略的协同运用,有机材料所存在的三大技术瓶颈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使其达到市场化的基本要求。显然,此研究不仅为解决有机材料导电性差和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有机材料电化学机理,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有机材料提供理论基础,为锂/钠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最终走向市场起到促进作用。
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化学与环境学院积极建设大创计划品牌
创新引领未来,创新孕育学术人才。高度重视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是化学与环境学院多年坚持的优良传统。
负责学院大创计划工作的蔡跃鹏副院长介绍,为做好大创计划工作,学院成立了大创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将大创计划相关重要工作提请学院院务会决定。每年拨专款支持大创计划立项。立项形式有每年国家、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化学与环境学院的大创计划项目立项数量稳步上升,学院本科生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基于大创项目的学生论文、专利等成果也不断涌现。
图4 学校教务处罗一帆副处长和化环学院蔡跃鹏副院长带队参加全国大创年会
表1 化学与环境学院2012-2016年大创项目立项数量图
表2化学与环境学院入选全国大创年会作品统计
编号 | 年份 | 举办地点 | 入选作品名称 | 参会代表 | 指导教师 |
1 | 2009 | 东南大学 | 具有荧光性能的咪唑基d10金属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詹旭林 | 蔡跃鹏 |
2 | 2010 | 大连理工大学 | Schiff碱Cd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性能的研究 | 葛迎迎 | 蔡跃鹏 |
3 | 2010 | 大连理工大学 | 光敏剂二氢卟吩氨基酸酰胺及金属配合物的分子设计研究 | 刘淑贞 | 许旋 |
4 | 2011 | 上海同济大学 | 分子导线多吡啶胺配合物结构与电子输运性质的研究 | 蔡雪萍 | 许旋 |
5 | 2014 | 西安交通大学 | Terbium-containing graphene oxide and its opto-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for hypochlorite in water | 庞淑婷 | 王前明
|
6 | 201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碘离子化学传感功能的螺旋形有机金属框架 | 尹文霞 | 蔡跃鹏 林晓明 |
7 | 2016 | 厦门大学 | 一种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多相 催化的多功能CuⅡ/CuⅠ有机框架材料 | 魏美娟 | 蔡跃鹏 |
大创计划奠定基础,学院本科生科研特色持续发展
在学校教务处、团委和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基于大创计划项目,学院获得“挑战杯”等竞赛奖项一批,如2013年王前明教授指导的庞淑婷团队,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2015年蔡跃鹏教授和林晓明副教授指导的丁雨佳、尹文霞等学生团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学院还实施大创项目课程化管理,每年有50人左右获得创新实验课程的学分。本科生科研创新积极性高涨、成绩明显,年均发表SCI论文接近50篇,申请专利年均10件。
大创计划项目的开展,不仅为广大本科生实现科研兴趣爱好提供好的科研平台,为其进一步求学升造、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础。也为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5‰行列作出了贡献。
图5 挑战杯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