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化学教育的研究涉及化学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等领域, 旨在寻找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更好地指导基础化学教育实践,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近年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迎来了新一轮的修订,以便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础教育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去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着重强调要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遵循教育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推动教师教育不断改革创新。
依托于广东省《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等教学平台,本研究方向立足于中学化学教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化学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基础与应用教学研究,致力于解决中学化学教育实践中的关键性难题。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化学教育研究方向在国内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产出精品的同时,在培养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也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本学科方向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如下:
一、化学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主要致力于(1)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功能场室、网站建设、精品案例、教学模式、慕(微)课资源(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cnu- 1207045812)、配套教材的开发;(2)化学教育游戏教材和教具的开发;以及(3)中学化学教科书的编写等三个方面的建设与教学研究。该研究领域申报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1项,获得国家软件著作登记权1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SSCI或CSSCI论文22篇、核心期刊论文40篇、其他期刊论文共10篇,开发创新教具5个,授权专利3件;获国家、省、校级成果奖共8项;产品应用到22个省份,应用实践基地200余个;钱扬义教授担任 “科学”(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的副主编,近10余年内,教科书使用遍及全国10多个省份、200多个市(县)级试验区,每年使用量超过120万套。
二、化学概念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主要研究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化学概念学习的认知心理机制、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化学概念学习的认知心理机制的影响因素、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认知心理机制支持化学概念结构转换的形式转换和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化学概念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发展。出版了3本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化学概念学习的心理学初步研究专著;开发了50多个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化学概念学习的实验案例,其中部分案例已用于“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发表了60多篇相关期刊论文(含SSCI、CSSCI文章17篇);建设了5个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化学概念学习系列网站;承担了4个省级以上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化学概念学习科研项目。该方向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
化学教师教育方向旨在践行与深化国家“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水平”的行动计划,着重从学科教学知识(PCK)视角探讨如何落实化学职前教师(包括师范生与教育硕士)与在职教师(包括新任教师与骨干教师)的高质量培养或培训工作。其中,钱扬义教授负责的华南师大“专家进课堂”项目以及作为首席专家参与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对在职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学科理解领域的研究侧重于从概念架构与学习进阶等视角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探查与发展化学教师、中学生对学科知识与观念的本原性及结构化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体现当前课改所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育人价值。相关研究得到12项省、校级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全英课程项目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 Education、《课程·教材·教法》、《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SCI论文14篇、CS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
四、化学课堂教学与设计
化学课程教学研究方向主要以化学探究论证式教学研究为代表,以科学探究式、论证式教学为基础,服务于化学核心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电化教育研究》《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获得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化学教学设计方向则结合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如概念原理类、元素性质类等),研究如何选取、应用、融合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化学实验与教育信息技术,设计合理、规范、普适性的教学方案,以达成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相关研究得到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支持,师范生的相关教学设计与教学获得“东芝杯”比赛创新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他国家、省、校级奖励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