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通知公告 2020-05-20 10:33:42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根据《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论文、教材奖励办法(修订)》(华师〔2016〕87号,附件1),学校组织了华南师范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论文奖及优秀教材奖评选工作。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教务处资格审核、专家评审、学校教学指导与人才培养专门委员会审定、公示等程序,共评选出43篇论文获优秀教学论文奖,27种教材获优秀教材奖。现将获奖名单(详见附件)予以公布。
附件:
1.华南师范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论文奖获奖名单
2.华南师范大学第四届优秀教材奖获奖名单
教务处
2020年5月19日
附件1:
华南师范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论文奖获奖名单 | ||||
序号 | 单位 | 论文名称 | 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 | 获奖等级 |
1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 Variations in Students’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towards Physics Learning across Majors,Genders, and University Tiers | 周少娜 | 一等奖 |
2 | 美术学院 | 素描课程探究性教学研究 | 罗佳 | 一等奖 |
3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Syllabus Design for Teacher Education 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 | 黄丽燕 | 一等奖 |
4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精准教研视域下的教师画像研究 | 胡小勇 | 一等奖 |
5 | 教育科学学院 | 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论学习为本课程的目标转化原理 | 曾文婕 | 一等奖 |
6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适应学生的学习——不同复杂度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实施 | 穆肃 | 一等奖 |
7 | 历史文化学院 |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维测评模型 | 黄牧航 | 一等奖 |
8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教育政策制定的责任伦理研究 | 彭虹斌 | 一等奖 |
9 | 化学学院 | Examining the Validity of the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 Framework for Preservice Chemistry Teachers | 邓峰 | 一等奖 |
10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设计思维: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新生长点 | 尹睿 | 一等奖 |
11 | 音乐学院 | 论岭南地区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建构 | 王艺波 | 一等奖 |
12 | 音乐学院 | 钱鼓舞的舞蹈形态变迁与当代传承 | 王晓兵 | 一等奖 |
13 | 体育科学学院 | 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综合分析 | 黄桥贤 | 一等奖 |
14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新时代与新师范: 背景、理念及举措 | 张伟坤 | 一等奖 |
15 | 心理学院 | 教师指导、学习策略与阅读素养的关系:基于PISA测评的跨层中介模型 | 陈启山 | 一等奖 |
16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核心素养立意下的逻辑学课程建设——华南师范大学逻辑学省级创新教学团队的实践与探索 | 赵艺 | 一等奖 |
17 | 教育科学学院 | 师道观的坚守与再造——从明代甘泉学派师道观的建构说起 | 黄明喜 | 一等奖 |
18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技术支持的外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 刘晓斌 | 一等奖 |
19 | 教务处 | 师范生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彭上观 | 一等奖 |
20 | 文学院 | 重返文学性与文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的反思 | 段吉方 | 一等奖 |
21 | 教育科学学院 | 冲突与超越:从德福关系看教师职业幸福 | 陈雄飞 | 一等奖 |
22 | 计算机学院 | 一种高效的CPU设计方法及其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应用 | 吴继明 | 一等奖 |
23 | 心理学院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现状及展望 | 黄喜珊 | 一等奖 |
24 | 软件学院 | 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软件工程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研究与实践——以《软件构造》课程为例 | 潘家辉 | 二等奖 |
25 | 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问责的依据、限度及其超越 | 于小艳 | 二等奖 |
26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向分析 | 刘志华 | 二等奖 |
27 | 教师教育学部 | 两岸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差异的现象学分析 | 童宏保 | 二等奖 |
28 | 软件学院 |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培养软件创新人才模式研究 | 曾碧卿 | 二等奖 |
29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美国高校图书馆与情报学专业在线硕士项目调查分析 | 谈大军 | 二等奖 |
30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师培 养模式创新研究 | 徐曼菲 | 二等奖 |
31 | 职业教育学院 | 我国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社会化模式探析 | 陈利敏 | 二等奖 |
32 | 数学科学学院 | 智慧教室支持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 刘喆 | 二等奖 |
33 | 计算机学院 | 一种通过远程接入方式进行网络实验的方案 | 张奇支 | 二等奖 |
34 | 化学学院 | 基于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物理化学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 | 何广平 | 二等奖 |
35 | 化学学院 |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 林晓明 | 二等奖 |
36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学術的文章の引用に関する意識調査一中国人上級日本語学習者の事例分析一(关于学术性文章引用的意识调查一中国高水平日语学习者的事例分析) | 刘伟 | 二等奖 |
37 | 教师教育学部 |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共育新时代大国良师 | 童汝根 | 二等奖 |
38 | 美术学院 | 环境设计工作坊的教学与实践探索 | 常娜 | 二等奖 |
39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在线学习投入研究进展述评 | 况姗芸 | 二等奖 |
40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 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研究 | 马琼雄 | 二等奖 |
41 | 化学学院 | 重点高校化学师范专业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兼论新时代化学教育硕士的培养 | 汪朝阳 | 二等奖 |
42 | 化学学院 | 培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实践 | 曾荣华 | 二等奖 |
43 | 体育科学学院 | 构建全新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 | 潘红英 | 二等奖 |
附件2:
华南师范大学第四届优秀教材奖获奖名单 | ||||
序号 | 单位 | 教材名称 | 第一主编(或独立主编) | 获奖等级 |
1 | 教育科学学院 | 《论语》教育智慧品绎 | 黄明喜 | 一等奖 |
2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设计好微课 | 胡小勇 | 一等奖 |
3 | 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 | 王海英 | 一等奖 |
4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理论到大数据图灵机 | 朱定局 | 一等奖 |
5 | 化学学院 | 无机化学(第二版)/无机化学学习指导/无机化学实验 | 章伟光/万霞/吴建中 | 一等奖 |
6 | 音乐学院 | 音乐鉴赏 | 王朝霞 | 一等奖 |
7 | 心理学院 | 心理学 | 张卫 | 一等奖 |
8 | 生命科学学院 | 植物生理学(第八版) | 王小菁 | 一等奖 |
9 | 文学院 | 跨界网 | 凌逾 | 一等奖 |
10 | 心理学院 | 心理健康(中职) | 刘学兰 | 一等奖 |
11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图书馆阅读障碍症人群服务研究 | 束漫 | 一等奖 |
12 | 心理学院 | 心理测量 | 黎光明 | 一等奖 |
13 | 音乐学院 | 钢琴(共5册)/钢琴技巧教程/钢琴趣味技巧教程 | 王大立 | 一等奖 |
14 | 心理学院 | 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 | 刘勇 | 二等奖 |
1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校辅导员工作目标、任务与方法 | 魏则胜 | 二等奖 |
16 | 地理科学学院 | 经济地理学 | 肖玲 | 二等奖 |
17 | 音乐学院 |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女班教程 | 王虹 | 二等奖 |
18 | 生命科学学院 |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基础与拓展 | 黄立华 | 二等奖 |
19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程 | 范双利 | 二等奖 |
20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互联网+教学的实践——精品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 穆肃 | 二等奖 |
21 | 心理学院 | 生涯发展与指导 | 许思安 | 二等奖 |
22 | 体育科学学院 | 少年儿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 张秀丽 | 二等奖 |
23 | 教育科学学院 | 视障儿童定向行走指南 | 谌小猛 | 二等奖 |
24 | 音乐学院 | 中国古典舞身韵 | 曾明慧 | 二等奖 |
25 | 心理学院 | 工作分析与评价 | 陈彩琦 | 二等奖 |
26 | 音乐学院 | 芭蕾基训 | 张跃馨 | 二等奖 |
27 | 化学学院 | 节能减排科普读本(高能耗行业) | 曾荣华 | 二等奖 |
标签: